猜你喜欢

《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 》的封面

《 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  》

  • 亲子教养特殊教育过动儿
  • 选题分类:教育学
  • 原版语种:中文繁体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
  • 页数:272页
  • 图书定价:390.00 新台币
  • 开本:148mm×208mm
  • 浏览次数:69
  • 字数:(不详)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双色
您还未登录,请 登录 后再进行操作。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锐拓可有偿为您提供本作品的中文翻译样章,费用为RMB 500 元, 金额将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您的账户余额为RMB 0 元    立即在线充值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推荐人

一致推荐

◎王秀云(国立成功大学医学系人文暨社会医学科教授兼主任)、陈志恒(咨商心理师)、郭骏武(台湾亲子共学教育创办人)撰推荐序

◎史英(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米米(迷路&爆走的妈)、李家雯/海蒂(咨商心理师)、吴嘉苓(台大社会系教授)、林启祯(财团法人医院评鉴暨医疗质量策进会董事长;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特聘教授)、留佩萱(美国谘商教育与督导博士)、胡展诰(咨商心理师)、翁士恒(国立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副教授)、陈清圳(云林县立樟湖生态中小学校长)、曾凡慈(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黄志中(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医学人文及教育学科副教授;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杨力州(纪录片导演)、杨巧玲(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一致推荐(依姓氏笔划顺序排列)

◎台湾的小朋友,无论是不乖、不安静、成绩不符合家长、老师期待,或是各种怪奇的原因,往往被中小学或幼儿园老师建议去看医生。他们有的填了量表,有的在诊间不到十五分钟,轻而易举地就获得ADHD(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身分。然而,在所有获得ADHD身分的小朋友中,有多少是名符其实?有多少ADHD只是一块掩盖其他问题的黑布?有多少是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焦虑的父母(通常是母亲)、威权而失灵的教育、对小孩有偏见的老师,以及彷彿快餐的医疗,所打造出来的?不可讳言,有些小朋友确实需要医疗(我所认识的精神科医师也大多是很严谨的),但是有更多ADHD小朋友是社会缺乏教育(养)理念、缺乏时间、缺乏耐心、缺乏容忍、缺乏思考之下的受害者。──摘自王秀云(国立成功大学医学系人文暨社会医学科教授兼主任)推荐序

◎仔细想想,李医师说得有道理:「我们根本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孩子需要从玩耍中学习与成长;我们却要孩子从很小开始,就遵循繁琐的社会规范,连怎么玩都由大人主导与安排,完全剥夺了孩子的天性与「自由玩乐」的内在需求。
或许,不正常的是大人,需要被治疗的是整个社会。
殷切期盼,《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这本书能被更多人读到。这本书会为你带来全新的视野,让你知道,你可以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孩子的分心、过动或冲动,带着孩子去开拓异于主流但却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甚至,任何不被社会主流所接纳的身心特质,都有值得赏识之处。大人的眼光改变了,孩子才有机会找到属于自己发光的舞台。──摘自陈志恒(咨商心理师)推荐序

◎李佳燕医师从医学的专业提醒:先从孩子在生理上的发展基础开始,再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的特征与行为,然后看见自身家庭教养方式对孩童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特质与兴趣,不要以一时或威权、功利价值为基础的行为观察,轻易地对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摘自郭骏武(台湾亲子共学教育创办人)推荐序

◎究竟孩子的哪一些表现,让老师会有这样的认知?若从老师端知道孩子发生某些事件,请先不带谴责、有耐心地询问孩子,倾听孩子。孩子每一个让老师担心的行为,也许背后都有老师并不知晓的缘由,因此让老师错误解读了孩子的行为。事后,就可以再和老师沟通,让老师能更理解孩子。
不过,如果孩子之前的老师,从未怀疑过孩子有过动倾向,那么,请询问孩子以前的老师,他所了解的你家孩子,并请老师告知从过去的经验中,与孩子互动最好的方式,好让你能转告现任的老师,可供老师参考。
其他,如孩子安亲班的老师、美语补习班老师、各种才艺班的老师等等,都是可以咨询的对象。
也请询问孩子从小看诊的小儿科医师或家庭医师,就他们所认识的孩子,给你意见,以协助你提供老师其他面向的观察。──摘自【特别企划】当老师说:「你的孩子是过动儿,去看诊吧!」父母怎么办?

版权推荐

一位戮力为儿童人权发声的医师。
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书,这是李佳燕医师为全台湾孩子所写的书。

内容简介

献给与我背靠背相挺的革命战友 幸佳慧

你的孩子真的是过动儿吗?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困难与需求?
──反对轻易诊断、用药的李佳燕医师,心疼地大声疾呼──

【特别企划】当老师说:「你的孩子是过动儿,去看诊吧!」父母怎么办?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从定义到药物,从诊断到处置,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
它与家庭的教养、学校的教育、社会如何看待孩子以及其价值观,密不可分。

‧佳燕医师问孩子:「既然你那么讨厌吃过动症的药,为什么从小到高三,还是继续看诊、吃药呢?」
孩子说:「因为从小到大,妈妈只有带我去看病时,才会对我笑。」

‧一位母亲哭着说:「我只好拜托孩子,上课不要再讲话了,但孩子就是做不到,我只好在他的嘴巴贴上胶布……」

‧「有钱带出去读书,没钱留台湾吃药。」──一位精疲力竭的母亲。

当孩子在座位上坐不住、频频讲话、功课经常无法完成、考试分数差、和同学打架、呛老师……这些惹大人不悦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多,从睡眠不足,孩子躁动,到早餐喝含咖啡因的奶茶,孩子过于兴奋,又或刚上小一,还不习惯与幼儿园不同的上课方式,甚或与家长的教养或老师的教育有关,且还可能是多重因素的交织,只是在台湾的教育场域里,容易简化成:老师请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而在问诊及做完量表后,孩子开始服用过动症的药。

佳燕医师长年关注儿童人权,甚至为倾听孩子心事,她将诊所的下半天空出来,专注与孩子谈话。今日,她以万般心疼也心痛的心情写下这本书。

关于过动症,佳燕医师并非反对看诊、用药,她有疑虑的是轻易诊断与用药,而本书,除了她看诊的案例,更多的是援引国外医师与专家学者的研究及著作。另外,佳燕医师认为哪怕是有过动症倾向的孩子,她也希望大人能看见孩子其他的天赋;因为当一个孩子被肯定而有信心时,他就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佳燕医师的提醒:
1.我们是否窄化了「正常」的定义?
2.当教育、教养有问题时,解决方法是要孩子看病吃药来适应,还是改变教育、教养的方式?
3.使用药物让孩子听话、变乖,是否剥夺了多元发展的可能?
4.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似乎撕掉了孩子「坏小孩」的标签,却也贴上了另一个「病态」的标签;一个简单的药物治疗,孩子看似状况有「进步」,大人满意,小孩少受苦,却分不清用药前还是用药后,才是孩子的原貌?用药后,孩子是更有自信,还是彻底毁了自信?
5.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牵涉到教育问题、家庭问题,甚至整个社会的互动与价值观,更与台湾的大人如何看待孩子,息息相关。
6.面对家庭的功能、学校的角色和社会的运作,随着时代变迁,在瓦解、重塑、翻转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从定义到药物,从诊断到处置,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尤其处在重视儿童人权,营造多元社会的趋势,未来更不会是。

作者介绍

李佳燕
毕业于高雄医学院,目前为传家家庭医学科诊所负责医师、「还孩子做自己行动联盟」发起人、《人本教育札记》专栏作家。
佳燕医师希望社会对于过动儿的判定应该更加谨慎,不能把孩子的不当行为全部归因于脑部生理问题,大人们更应该先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态度,反省调整对孩子的期待与要求,甚至整个社会提供给孩子的成长环境,都需要被检视。佳燕医师对于现今教育与教养现场,害怕差异,无法忍受自主意见,且仍存在诸多非必要的规训与命令,感到痛心疾首,并比喻为是在制造罐头小孩的工厂。
曾经担任2016、2017年「大大亲子影展」策展人,已出版《带孩子到这世界的初衷──李佳燕医师的亲子门诊》、《亲爱的大人──其实我没有那么坏,我只是静不下来》(与幸佳慧合著)。
另外,由杨力州导演监制、林皓申导演所执导的怪咖系列《还孩子做自己》纪录片,完整纪录佳燕医师戮力打破社会对过动儿的既定印象。
★「还孩子做自己行动联盟」:以关注儿童人权,儿童之教养教育,以及过动儿过度诊断与过度用药的议题的组织。联盟以拍摄纪录片,环岛进行演讲,开办研讨会,建构网站,举办影展,办各种工作坊等方式,呼吁尊重儿童人权,珍惜儿童特质,还孩子做自己。
 

图书目录

【特别企划】当老师说:「你的孩子是过动儿,去看诊吧!」父母怎么办? 010
【推荐序】为小朋友倡议/王秀云(国立成功大学医学系人文暨社会医学科教授兼主任) 015
【推荐序】需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个社会/陈志恒(咨商心理师) 019
【推荐序】不要有罪恶感,这不是你的错!/郭骏武(台湾亲子共学教育创办人、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硕士) 023

辑一 打破对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定见
一、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032
二、重新思考「什么是小孩」 036
三、大人怎么看待小孩? 039
四、什么样的孩子会被认为是注意力不足过动儿? 042
五、从儿童的角度看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044
(一)哪一些症状会被认为是注意力不足呢? 044
(二)哪一些症状会被认为是冲动型过动呢? 049
(三)要构成疾病,还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 053
六、颠覆主流对过动儿的定义 055
七、说是脑部生病,不好吗? 057
八、只是建议给精神科医师评估一下,有什么关系?! 061
九、当过动症成为解释孩子「不乖」行为的主流…… 064
十、诊断与服药,只有正面的好处吗? 070
十一、是谁污名了「注意力不足过动儿」? 075
十二、关于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不是只有一种说法 079
十三、关于「正常」与「不正常」 086
十四、过动症诊疗的不确定性 091
十五、这些孩子可能被误以为是「注意力不足过动儿」,但还有许多情况,被误以为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097
十六、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教育、教养失去了灵魂? 134
十七、迎接新世代 139
十八、请为孩子这样做 148

辑二 当孩子看起来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倾向
一、基本款:生活上的协助──睡饱、吃好、动够、玩开心 152
二、初阶:了解什么是小孩 168
三、进阶:了解你家的小孩 188
四、看到孩子的亮点,守护孩子的自信心 229
五、创造并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与互动 244
六、看到孩子的多元,给予多元的对待空间 260
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  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 
我期待过动儿被赏识的那一天 
选题分类
教育学
原版语种
中文繁体
版权推荐
一位戮力为儿童人权发声的医师。 一本停留在她心上整整十年的书,这是李佳燕医师为全台湾孩子所写的书。

请输入分享的Email地址:


返回顶部
© 2024 锐拓 保留所有权利。
© 2024 RIGHT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