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的封面

《 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 》

您还未登录,请 登录 后再进行操作。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作品名称 《 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 》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锐拓可有偿为您提供本作品的中文翻译样章,费用为RMB 500 元, 金额将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您的账户余额为RMB 0 元    立即在线充值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推荐人

本书以过去甚少受学界关注的出版类企业为分析对象,将增强人们对近代中日工业化时期异同的了解,也能弥补此前对两国企业整体发展认识的缺陷。
——朱荫贵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部探讨资本主义如何影响中日两国政治精英、法律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的专著,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书重新审视了在东亚两个最大都会内,移植的西方法律与本地的强韧商业文化之间,那种充满活力的互动以及持续调整的过程。
——吉浦罗(François Gipouloux)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荣誉退休研究主任教授

全书翔实而不细碎,笃谨而不空疏,讲小故事能小中见大,谈大问题则大而有当,堪称近代企业史研究的范例。  
——周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针对促成企业商业策略的文化、社会及政治因素,提供了批判性的洞察。无论是研究日本、中国的学者,还是商业、经济及法律的历史学家,都会发现本书在促进学术对话上极具价值。
——城山智子 东京大学研究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

从西方移植而来的企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只有植根于本国社会文化土壤,与传统商道交融互渗,才能在「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双向互动中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为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本书既是历史经验之归纳,亦为在当代建构东亚企业家精神提供了可行路径。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本书勾勒近代中日两家最大出版社的双轨发展,可谓是两位杰出历史学者最佳的合作成果;刻划人物细致而感人、搜罗档案不遗余力,更以比较和全球视角分析企业会计账目和管治结构,不啻商业史研究的范例。
——马德斌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

本书另辟蹊径,置日本明治时期和中国20世纪初的两大教科书出版商于学术显微镜之下,视角虽微,景象却瑰丽夺目。全书史料翔实,分析细腻,论证透彻,立论高远,实乃上乘佳作。
——习超 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副院长

通过中日两间出版企业龙头的比较,本书展示出近代中日企业的全球性及其本土调适过程的复杂性,不但探索了它们如何在商业伦理、商业策略及商业法律三方面作出调和、融合,力图打破西方企业独霸天下的局面,还发掘了不少宝贵史料,是全新的研究尝试。
——龙登高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

本书创新性地探索企业家的人脉网络,开辟企业文化史研究新领域。它力图挖掘金港堂和商务印书馆的历史联系,量化分析其商业活动,同时爬梳从《论语》到诺斯的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古今中外商业理论,为现代企业提供启示。
——滨下武志 东洋文库研究员暨研究部长、东京大学荣誉教授

版权推荐

★以小见大的独特切入点,从风云激荡的19世纪后期的出版行业切入探讨近代企业的商业伦理、商业策略及商业法律三方面作出调和、融合、发展与演变。
★案例代表性强,以日本明治时期和中国20世纪初的两大书业龙头—东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为范本进行研究!
★多元学科分析,从比较企业文化史视角出发,分别从道与术、虚与实以及人与法三个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务印书馆的若干重要发展特色,配合新发现的史料进行探讨。
★权威作者,作者苏基朗教授拥有澳洲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执教,研究兴趣涵盖中国经济史、比较法律和企业文化,学术背景扎实!
★立意深远,书中比较了中日两大出版企业在引进西方企业模式和法律规范时的不同取径,亦探讨了资本主义商业文化对个人及集体价值观带来的冲击与矛盾,充分展现东西激荡、商机无限之际近代企业与社会发展,展现东亚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为现代企业提供启示。

内容简介

19世纪后期,东亚各国陆续引入近代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资本主义商业伦理、经营策略及商业法律,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近代市场经济格局。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均由于引进西式学制而创造了新的教科书市场。在此东西激荡、商机无限之际,日本明治时期和中国20世纪初的两大教科书出版商─—东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脱颖而出,成为两国书业龙头重镇,各领风骚30载。

本书从比较企业文化史视角出发,分别从道与术、虚与实以及人与法三个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务印书馆的若干重要发展特色,配合新发现的史料,采用多元学科的分析方法,剖析两者如何把从西方移植而来的企业模式和法律规范,结合本国社会文化而取得了不同凡响的商业成就。通过比较中日新兴出版企业的不同取径,本书亦探讨了资本主义商业文化洗礼,对个人及集体价值观所带来的种种张力,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冲击和矛盾。

作者介绍

苏基朗

澳洲国立大学博士。曾执教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现为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院士、黄干亨中国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暨法律学院访问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客席讲座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经济史、比较法律和企业文化等。
编着书籍及论文包括《有法无天:从加藤弘之、霍姆斯到吴经熊的丛林宪法观》(2023)、《霍姆斯与百年中西法学》(2022)、《近代中国的条约港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表现的实证研究》(2013)、The Economy of Lower Yangzi Delta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Connecting Money,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2013)、《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2012)等。

苏寿富美
多伦多大学博士。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及城西国际大学。现为香港大学黄干亨中国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暨法律学院访问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跨文化沟通、外语教育、比较法律和企业文化等。
近期编着书籍及论文有《有法无天:从加藤弘之、霍姆斯到吴经熊的丛林宪法观》(2023)、《霍姆斯与百年中西法学》(2022)、“Song China: The First Modern Economy?”(2022)、“Law and the Market Economy”(2022)、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Textbook Business in Modern East Asia: Kinkōdō of Meiji Japan and the Commercial Press of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2017)、“Commercial Arbitration Transplanted: A Tale of the Book Industry in Modern Shanghai”(2017)、〈公司法一体化前传─以明治商法及晚清民初公司立法的董事诚信问责条款为中心〉(2013)等。

相关推荐

文化, 科普/百科
居家生活, 纪实文学…
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 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
近代企业的商道、商术与商法:东京金港堂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杂识(1875-1930)
文化史 文化产业 经营管理  |  中文繁体  |  464 页
★以小见大的独特切入点,从风云激荡的19世纪后期的出版行业切入探讨近代企业的商业伦理、商业策略及商业法律三方面作出调和、融合、发展与演变。
★案例代表性强,以日本明治时期和中国20世纪初的两大书业龙头—东京的金港堂和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为范本进行研究!
★多元学科分析,从比较企业文化史视角出发,分别从道与术、虚与实以及人与法三个面相,聚焦1930年以前金港堂、商务印书馆的若干重要发展特色,配合新发现的史料进行探讨。
★权威作者,作者苏基朗教授拥有澳洲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高校执教,研究兴趣涵盖中国经济史、比较法律和企业文化,学术背景扎实!
★立...

请输入分享的Email地址:


返回顶部
© 2025 锐拓 保留所有权利。
© 2025 RIGHT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