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呼吸空间:气动生命体的建筑 》
- 呼吸空间气动生命体建筑呼吸生理学肺部意识空气污染通风建筑设计肺现代主义
- #学术分析 #跨学科研究 #历史细读 #建筑理论 #代表作 #启发性记述
- 选题分类:环境科学 建筑
- 原版语种:英语(可提供图书翻译服务)
- 出版日期:2026年03月
- 页数:256页
- 图书定价:(不详)
- 开本:(不详)
- 原出版地:美国
- 字数:(不详)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不详)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推荐人
——约翰·达勒姆·彼得斯,耶鲁大学英语与电影传媒研究Maria Rosa Menocal教授
“深吸一口气——这本令人折服的书通篇以呼吸作为强有力隐喻。蒂姆·阿尔滕霍夫将医学、工程、物理与建筑跨历史时段交织在一起,并以强烈的视觉叙事统一。透过精妙行文,他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意外之旅,令人屏息。”
——玛丽丝泰拉·卡夏拉托,盖蒂研究中心建筑收藏首席策展人
版权推荐
★阿尔滕霍夫以“呼吸”作为切入点,考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如何回应生理学、医学与大众文化对“空气-生命”话语的再发现。他指出,当呼吸被重新定义为可测量、可训练且易受环境伤害的过程时,建筑不再只是遮风避雨的外壳,而成为调节大气、疗愈肺部的“气动装置”——现代建筑由此获得一种“呼吸伦理”。
内容简介
由于呼吸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无法被意志强行压制,它大多数时候是无意识且非自愿进行的。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起,人们对呼吸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呼吸成为被广泛研究的文化与生理现象,并催生了提升肺部意识的技术与身体实践。对空气污染与疾病的新认知激发了对通风的普遍关注,以无数方式冲击着建筑设计。阿尔滕霍夫对建成作品的细读展示了呼吸科学如何被融入建筑,无论是工厂、住宅还是医疗设施。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不同,它将生命体直接与其环境相连。然而,肺的角色也带来了一个拓扑难题:参与大气交换时,它们消解了内与外的分界;尽管是内部器官,却与外部世界维持着永恒而鲜活的联系。这种模糊性与通透性构成了呼吸的空间维度。
作者介绍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University of Innsbruck)建筑理论与历史系的高级科学家,也是柏林注册建筑师、建筑史与理论学者。
本科与硕士阶段先后就读于魏玛包豪斯大学、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与维也纳美术学院。曾在扎哈·哈迪德汉堡事务所工作三年。2012年赴耶鲁大学攻读博士,2018年以论文《呼吸空间:气动生命体的建筑》获博士学位,并获颁耶鲁Theron Rockwell Field最佳学位论文奖;同年,论文节选《作为烟囱的房子:门德尔松在卢肯瓦尔德的呼吸空间》获得意大利布鲁诺·泽维国际论文奖2018年度大奖;2020年起任因斯布鲁克大学建筑理论与历史系大学助理,2023年晋升为高级科学家,同时主持个人研究项目并指导硕博研究生。
相关推荐




★阿尔滕霍夫以“呼吸”作为切入点,考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如何回应生理学、医学与大众文化对“空气-生命”话语的再发现。他指出,当呼吸被重新定义为可测量、可训练且易受环境伤害的过程时,建筑不再只是遮风避雨的外壳,而成为调节大气、疗愈肺部的“气动装置”——现代建筑由此获得一种“呼吸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