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的封面

《 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 》

您还未登录,请 登录 后再进行操作。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作品名称 《 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 》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申请版权类型
翻译样章
锐拓可有偿为您提供本作品的中文翻译样章,费用为RMB 300 元, 金额将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您的账户余额为RMB 0 元    立即在线充值
申请说明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推荐人

  「这本精彩的著作让我们对早期现代欧洲和东亚印刷书籍的制作、融资、发行和阅读方式有了新的专业见解。这是最好的比较史,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每种背景,以及跨越时空的书籍文化面对的共同挑战。」
  ——Ann Blair,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本由欧洲和东亚出版史权威专家撰写的绝佳著作,总结了我们所知道的——以及我们仍需知道的——关于书籍在早期现代先人生活中的位置。每一章都是对其主题的精湛阐述,共同为东西方书籍的未来研究树立了新标准。」
  ——卜正民(Timothy Brook),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版权推荐

英国著名文化史学家、新文化史学代表人物、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知识社会史》《人类文明史》等多部经典作品的作者彼得·伯克,以及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书籍的社会史》《剑桥中国史》宋代经济板块作家约瑟夫·麦克德莫特(周绍明)联合编辑的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这是首部对1450–1850年间,欧亚大陆两个最活跃的图书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书籍史的顶尖学者探讨了出版、印刷和书籍文化的不同方法。他们讨论了两个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和书籍发行的程度,并通过提出新问题,探讨这些地区在书籍生产、发行和消费方面的显着异同,展示了东亚和欧洲的书籍史学家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
  这些章节依序展示了书写跨国比较史的不同方法。欧洲书籍研究近期面临的问题可以为东亚书籍生产的研究员提供指导,而非商业出版物在东亚文字记录中的特殊作用,也可以启示欧洲书籍史学家,以突显商业印刷和市场需求对欧洲书籍制作的独特贡献。尽管在这两个地区,书籍的生产增长都伴随着更广泛的发行,但木版技术的简便性和流动性,使中国的生产和发行地点比欧洲更靠近城市。而且,在这两个地区不断扩大的市场中,不同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导致了不同的类型偏好和用途,以及独特的女性读者群的增长。内容丰富的引言将全书融为一体,而在最后一篇文章则探讨了这些历史发展如何塑造了欧亚大陆今天的书籍世界。

作者介绍

彼得·伯克(编者)
英国著名博学者、历史学家和教授,他是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伊曼纽学院研究学者、英国科学院院士,被公认为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
彼得·伯克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和圣安东尼学院完成本科和博士学位。1962年至1979年,他任教于萨塞克斯大学欧洲研究学院,后转入剑桥大学,担任文化史名誉教授和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院士。伯克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近代史学家,更是一位强调社会和文化史与现代问题关联性的历史学家。
伯克不仅因其关于现代的著作而闻名,也因其涵盖整个文化史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作为一名通晓多国语言的人,他一方面成功地吸收了来自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其著作广为传播。他的著作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1998年,他被授予欧洲科学院伊拉斯谟奖章,并获得了隆德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和布加勒斯特 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其著名作品《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什么是文化史》《什么是知识史》《知识社会史》《人类文明史》《法国史学革命》《制造路易十四》《《廷臣》的命运》《文艺复兴》《返还法述略》等已在中国等多个国家出版。

约瑟夫·麦克德莫特(周绍明,1945-2022年,编者)
国际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剑桥大学圣约翰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和书籍史研究,重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史,主要集中在宋、元、明三代。
他于1978年获剑桥大学中国史博士学位,曾在纽约圣约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高校任教,研究方向聚焦于徽州地区的社会结构与书籍文化演变。在学院任教25年后,麦克德莫特于2015年退休。
其代表作《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另编著有《华南新乡村秩序的形成》两卷本、《东亚和欧洲的书籍世界》,撰写《剑桥中国史》中的宋代经济部分,主编《中国国家与宫廷礼仪》《东亚艺术与权力》等多部经典学术著作。
他也是《国际亚洲研究学刊》的区域编辑、东京东洋文库的名誉馆长、东方文化研究所外部评审委员会委员和香港高等教育研究评估委员会委员。
2019年曾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担任访问教授,积极参与中国学术交流。
2022年10月30日(当地时间),周绍明先生逝世。
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 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
东亚与欧洲的书籍世界, 1450–1850
世界历史 文化史 文化交流  |  英语  |  364 页
英国著名文化史学家、新文化史学代表人物、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知识社会史》《人类文明史》等多部经典作品的作者彼得·伯克,以及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荣休教授、《书籍的社会史》《剑桥中国史》宋代经济板块作家约瑟夫·麦克德莫特(周绍明)联合编辑的经典作品!

请输入分享的Email地址:


返回顶部
© 2025 锐拓 保留所有权利。
© 2025 RIGHT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