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体的立体结构网络:一个结构治疗科医师的笔记 》
- 医疗保健中医结构治疗网络概念疼痛手法病人医师
- 选题分类:中医 保健/护理
- 原版语种:中文繁体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 页数:224页
- 图书定价:400.00 新台币
- 开本:165mm×225mm
- 原出版地:中国台湾
- 字数:(不详)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单色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版权推荐
本书特色
1.出身医师世家的林两传医师堪称台湾的伤科泰斗,独创「林氏伤科」,以不同于一般推拿及整脊的轻柔手法,并以全新的结构网络概念,将酸、麻、痛、痒等症状,都能够藉由其独特的手法得到改善缓解。
2.本书一开始,藉由作者本身学习的经历,将基本的人体结构概念、伤科治疗的手法,以及在治疗上的体悟,以故事的方式写出,十分适合完全没有医疗背景的读者阅读,并建立基本的保健概念。
3.本书的主要读者群是具有医疗背景及执业中的西医师、物理治疗师、中医师,希望藉由书中所传达的全新结构网络的观念,为日后医者们在治疗病患时,能够有所帮助。
4.「结构网络」是一个全新的治疗概念,是作者在临床上,学习及执行所领悟出来的整体治疗概念,不仅是在治疗上有很大的效果,即使是一般人,在日常保健上,若有这样的观念,便不会以错误保健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5.本书为作者半生从医的经验集结,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现已经成书的观念,第二部分将会以治疗手法为主,希望将「林氏伤科」的精神和手法,做最正确的传承。
内容简介
中医师、物理治疗师的必读圣经
重新定义人体内部的协调运作方式
临床上,我专注在病人结构的变化,看见的是病人局部和整体结构变化的互动,
要解决的是病人结构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一个病人,以及病人渴望得到治疗的心。 —— 林两传
不是只有受伤才会造成疼痛,也不是只有疼痛和结构有关,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甚至失眠、情绪等问题,
都有可能是人体结构紊乱造成的。
再强大、再精密的医疗方式,还是有现代医学所无法明白的地方。
必须建立「身体立体结构网络」的概念,重新探索结构在疾患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介绍
「林氏伤科」的创始人
一位差点成为法医的医师,后来却成了中医师;
一位不只是中医师的医师,目前为荣春中医诊所院长。
林两传医师出身于台湾知名骨伤科世家,父亲是台湾著名的骨科中医。
台大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医药大学就读,同时修习中西医,曾任台北病理中心病理科医师、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主治医师。
图书目录
1。缘起
2。疼痛的本质
3。结构与疼痛
4。结构引起疼痛的例子
5。触诊的开始
6。骨错缝筋出槽
7。跨关节的筋
8。膝关节与肘关节
9。通霄师父
10。悟心法
11。看见骨头
12。泰山师父
13。动中定与静中定
14。对境心数起
15。望诊的练习
16。泡牛奶与练动功
17。士林师父
18。身体的使用
19。身体结构的还原
20。筋膜、皮肤、立体结构网络
21。立体结构网络张力的偏移:表证与里证
22。疼痛
23。结构与止痛药
24。纤维组织增生(一)
25。纤维组织增生(二)
26。纤维组织增生(三)
27。纤维组织增生(四)
28。痒
29。酸
30。麻木
31。所有的错位都是一种旋转
32。触诊的基本要领
33。关节的触诊
34。肌肉的触诊
35。三个轴线
36。可动与不可动
37。锁住结构网络的位置
38。 「势」的运用
39。皮连线
40。筋连线
41。骨连线
42。有关运动
43。瑜珈与拉筋
44。拔罐与刮痧
45。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46。保健的方法
相关推荐




本书特色
1.出身医师世家的林两传医师堪称台湾的伤科泰斗,独创「林氏伤科」,以不同于一般推拿及整脊的轻柔手法,并以全新的结构网络概念,将酸、麻、痛、痒等症状,都能够藉由其独特的手法得到改善缓解。
2.本书一开始,藉由作者本身学习的经历,将基本的人体结构概念、伤科治疗的手法,以及在治疗上的体悟,以故事的方式写出,十分适合完全没有医疗背景的读者阅读,并建立基本的保健概念。
3.本书的主要读者群是具有医疗背景及执业中的西医师、物理治疗师、中医师,希望藉由书中所传达的全新结构网络的观念,为日后医者们在治疗病患时,能够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