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任安书》与司马迁的遗志 》
- 司马迁《报任安书》《史记》书信史学家阉割自尽真伪质疑英文译文文本史
- #历史书信 #文本考证 #思想探讨 #英文译介 #学术研究 #中国史学 #作者身份
- 选题分类:历史人物 史学理论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
- 原版语种:英语(可提供图书翻译服务)
- 出版日期:2018年03月
- 页数:(不详)
- 图书定价:(不详)
- 开本:(不详)
- 原出版地:美国
- 字数:(不详)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不详)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推荐人
“本书质疑了人们对《报任安书》的性质、作者及其与《史记》关系的既有理解,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严谨的参考文献为基础,必将成为所有对司马迁和《史记》研究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之作。它也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有必要定期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学传统观念。”——刘阳如新,《亚非学院学报》
“本书对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进行了引人入胜、深入的探讨,是第一部给予这封中国传统中最负盛名的书信应有关注的专著。如果说《报任安书》是两千年来人们解读《史记》的透镜,那么本书收录的四篇原创文章则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这面透镜本身。它们从真实性、作者、友谊和异议等方面对《报任安书》进行了审视,从而在更广阔的层面上阐明了这些方面。”——安特耶·里希特(Antje Richter)
“本书极具学术价值,对中国历史和文学领域做出了真正的贡献。作者们出色地总结了重要的中国学术成果,精心编纂了一部简洁明了的论文集。”——马克·齐克森米哈赖, 《汉族思想读本》作者
“在这部合著作品中,《报任安书》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为我们理解早期中国手稿和书信文化、汉代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中国传统著作权观念,以及最重要的,司马迁作为一位具有开创性的作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形象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角。”——周宜群, 《古代中国和希腊的节日、宴席与性别关系》作者
“司马迁著名的《报任安书》……一直被视为了解这位历史学家在努力完成巨著《史记》时心境的关键。然而,关于它的来源,日期和可靠性的问题仍然存在. . . .这部紧凑的作品提供了与这些和其他问题的及时参与. . . .精雕细琢、注释丰富的翻译,是四位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证明了这项研究的合作精神。”
——《中国评论国际:中国研究学术文献评论》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和21世纪,一些学者对这封信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它究竟是司马迁的真迹,还是早期文学作品的伪作?本书提供了这封信的完整英文译文,并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了文本史中的相关问题。本书还揭示了信中蕴含的关于友谊、忠诚、派系斗争和作者身份等思想,对中国历史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著名汉学家,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荣休教授,为当代美国汉学界中极具影响力的《史记》研究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早期文学、司马迁与中国早期叙事传统的联系、中国与希腊叙事学传统的比较等。代表作 《朦胧的镜子——司马迁笔下的矛盾与冲突》《海妖与圣人》等已在中国出版。
李惠仪
李惠仪是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
李女士于香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于198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96年至 2000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
她参与编撰《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1375-1949年),构建以编年体呈现的文学文化史。其著作《中华帝国晚期文学中的女性与国族创伤》获2024年约瑟夫·列文森1900年前图书奖。她通过英语播客《如何读中国诗歌》向西方普及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价值。《的书写与解读》已在中国出版。
迈克尔·尼兰(中文名:戴梅可)
1983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东亚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早期思想史、中国艺术与考古,为相关领域最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其作品《幻化之龙——两千年中国历史变迁中的孔子》《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中国乐书》已在中国出版。
汉斯·范·埃斯(中文名:叶翰)
德国著名汉学家,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和副校长、汉学研究所所长。主攻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史、中国古代史和文学史,兼研中亚、蒙古国和土耳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叶翰出身于学术世家,父亲是伊斯兰学家叶约瑟、长姐是近东考古学家叶玛嘉烈。叶翰于1983年到1986年期间在汉堡大学修读汉学、土耳其学和哲学,期间曾到复旦大学作交换生,1992年在司徒汉博士门下取得博士学位。
图书目录
缩写
朝代年表
地图
引言
《左传》
卷一
殷公
桓公
庄公
闵公
奚公
文公
宣公
卷二
成公
襄公
卷三
赵公
丁公
艾公
参考书目
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相关推荐
在20世纪和21世纪,一些学者对这封信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它究竟是司马迁的真迹,还是早期文学作品的伪作?本书提供了这封信的完整英文译文,并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了文本史中的相关问题。本书还揭示了信中蕴含的关于友谊、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