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乡存丛书:瓦檐下的旧器物 》
- 农村生活乡土记忆
- 选题分类:随笔/杂文 中国文化 民族/民俗
- 原版语种:中文简体
-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 页数:464页
- 图书定价:98.00 人民币
- 开本:145mm×210mm
- 原出版地:中国大陆
- 字数:约277千字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彩色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已售版权
推荐人
义乌是一座移民城市,那么黄孝纪他是新义乌人,他在我们义乌作家群里面,可以说是一个我们文学创作里面的一个骄傲。
他能够唤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我感到特别地亲切。
版权推荐
曾先后入选新浪好书榜、百道好书榜、华文好书榜人气榜、《中华读书报》好书榜、新京报2019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入围书目、探照灯书评人奖2019年度好书推荐榜·年度十佳散文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2019年度阅读推荐十佳书目等众多权威好书榜。
【知名乡土散文作家】
作者黄孝纪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是从乡村走出的乡土作家,近年以其出生地八公分村为写作样本,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中国乡存丛书”“八公分记忆”系列散文集。
【变迁中的乡土记忆】
知名乡村作家亲身经历,细数中国南方几代人的乡村日常旧器物,深情再现一个中国村庄几十年来的时代变迁,以及余味悠长的乡土记忆。
【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愁】
以人文视角观照农村的变迁,关注并描摹旧器物中的故事、风物、人情,让人记住的乡愁,具有较大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精美而不媚俗的散文】
作者黄孝纪的文字如著名作家王跃文所言,深扎土壤,写尽童年的纯真、青年的多艰、中年的忧思,是对过度堆砌与矫饰的当代审美的去芜,也是对农耕社会精神原点的回归,在他笔下,一草一木一花一藤,都充满人世温情,散文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近百种乡村旧器物】
书中讲述近百种南方乡村器物,每一旧物都关系湘南乡人的生存、情感和生活,关联着家人、时间和记忆,每件旧器物都散发着那个年代乡村的独有味道。
【国内一流设计师操刀】
本书邀请曾获得“中国最美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的资深设计师操刀,整体装帧设计紧密贴合乡村旧器物的主题,封面和版式均以乡村瓦房和器物为灵感,反复修改,精雕细琢,使书籍内容与版式完美结合。
【数十幅精美艺术插图】
38幅手绘精美彩色插图,24幅器物剪影图插图由功底深厚的插画师手绘而成,历时半年,反复打磨。
【精选高品质纸材】
封面250g俄罗斯牛卡,腰封125g俄罗斯牛卡,正文80g皇家精品牛仔纸,书脊原白天蚕丝,麻线装订。
【限量手工毛边本】
毛边书对爱书人始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诱惑,但碍于手工成本较高,我们只能做少量毛边本供爱书者收藏。
【逻辑结构别出心裁】
本书按照空间顺序分为六辑,由近及远,同时这也是农人一天的劳作路线。每一辑中器物的先后顺序也做了精心设计,如*辑按照村人一生中会用到的器物的大致顺序排列。
内容简介
近百种乡村旧器物,五十幅精美彩色插图,多幅怀旧艺术剪影,精制牛皮纸印刷,复古裸脊线装……
本书是“中国乡存丛书”的开篇之作。书中,作者对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南方乡村的日常旧器物,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细腻而深情的描述,并配以具有艺术价值的彩色插图和极美的版式设计,立体化展示了几代人历经的南方农耕岁月,是一部别样的南方农村生活史、中国乡村文化传。
不同于其他作家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写乡村,本书是作者写他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方土地,文风质朴却于平淡间感人于无形。全书牛皮纸印刷,从封面到版式的设计都与文字内容紧密贴合、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
图书目录
长 凳 支撑乡人的生与死
笼 罩 菜蔬衣物的烘晒器
书 柜 那个年代无书可装
板 箱 中学时代的好伙伴
脚 盆 洗涤劳累与辛酸
淤 桶 土地因之而肥沃
炭 箩 担回御寒的温暖
廒 稻谷满仓,心中不慌
米 筒 度量家人的一日三餐
米 筛 宛如青篾丝编织的铜锣
板子楼梯 犹闻上楼脚步声
第二辑 灶屋的烟火
宽板长凳 与正灶共守一生
灶 桌 乡人切菜的地方
竹 勺 舀一勺井水甘洌清凉
火 柴 点燃乡间的晨与昏
火 筒 吹起一灶烟火
木 甑 蒸出疏松好吃的甑蒸饭
筲 箕 饭粒盛在其中洁白如玉
碗 欃 红漆雕花的“百宝柜”
接手板 一种别样的饭桌
碗 盆 叮叮悦耳洗碗声
茶叶篓 淡淡茶香让人回味
圆 盘 承载儿时的欢乐
第三辑 厅屋的时光
木工箱 旧时木匠的百宝箱
八仙桌 一桌规矩,四方礼仪
果 盒 精致而庄重的礼器
抬 盒 体面又风光的排场
婴儿轿 属于婴儿的小小世界
砻 呈现金黄稻谷的内在美
罩 盆 酿出芳香醇厚的红薯酒
脸盆架 美好生活的启蒙
竹 篙 敲一串开心的日子
香 筒 插几缕袅袅的轻烟
相片框 留着遥远的青春模样
千年屋 永久栖居的住所
神 台 家族血脉的源流
第四辑 幽深的巷子
子楼梯 高处风光,别有境界
扁 担 挑起生活的责任
水 桶 新的一天从挑水开始
竹 笼 笼中鸡犬之声相闻
提 桶 婴儿成长的游泳池
洗衣杵 敲一片飞溅的水花
潲 桶 零存整取的银行
猪 盆 人用瓷碗猪用盆
弹 弓 敢与村庄万物为敌
火 桶 装一钵童年的温暖
课 桌 读书识字自兹而始
竹 椅 盛夏里的一席清凉
第五辑 金黄的禾场
仙人掌 打出平整的禾场
连 枷 挥动旋转的力量
谷 箩 挑一担丰收的喜悦
梳 板 梳出无数道金黄的线条
竹扫帚 扫一片洁净的天地
撮 筛 收拾稻谷的好帮手
风 车 禾场上的高头大马
簸 箕 别样的风车与禾场
杆 秤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算 盘 拨一片跳动的清响
瓦 桶 宣告一片瓦的诞生
陀 螺 飞速旋转的好玩物
第六辑 田野的剪影
犁 翻出乡村壮美的牛耕图
铺 磙 打碎一田草籽花
耙 梳理平整的田野
水 车 灌溉高处的梯田
渡 槽 将清流输给田野
打禾机 驱动烈日下的“双抢”
水轱辘 日夜转动不停的引擎
竹 篮 盛装农人的收获
筛 子 挑一担四季的农活
鱼 盆 买卖鱼苗的担子
鱼 篓 收获一篓美味
竹 筢 搂满一筐树叶
柴 枪 肩担责任与艰辛
油茶篓 背起记忆中的油茶林
木 桥 飞奔跑过的童年




曾先后入选新浪好书榜、百道好书榜、华文好书榜人气榜、《中华读书报》好书榜、新京报2019年度阅读推荐榜120本入围书目、探照灯书评人奖2019年度好书推荐榜·年度十佳散文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2019年度阅读推荐十佳书目等众多权威好书榜。
【知名乡土散文作家】
作者黄孝纪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是从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