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湾现象级畅销小说作家吴晓乐作品专题:那些少女没有抵达 》
- 教养亲子关系轻生青春期家庭华文小说少女角色人生女孩
- #台湾现象级畅销小说作家吴晓乐作品专题
- 选题分类:华语文学
- 原版语种:中文繁体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
- 页数:336页
- 图书定价:450.00 新台币
- 开本:150mm×210mm
- 原出版地:中国台湾
- 字数:(不详)
- 作品星级:
- 内文印刷:单色
申请样书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出版评估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电子样书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申请翻译样章
您正在通过本网站在线提交翻译样章申请。
若您的申请获得通过,您将可以在线对本作品的翻译样章进行查看。
特别提示:
1、一旦提交本申请,则表示您承诺自愿通过成都锐拓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申请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并承诺在申请日起18个月内,不会向任何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作者、出版方及其他代理商等)申请或联系上述图书的中文简体版权。否则,我公司有权关闭您在本网站的使用权限,且不再与您进行任何业务合作,并有权要求您支付不低于人民币5000元/本的违约金,或将上述违约金直接从您的账户余额中予以扣除。
2、您通过本功能在线申请样书样章而支付的费用仅为样书样章在线查阅的费用,不代表我公司对上述图书的中文版权授权事宜向您作出任何承诺。除非发生我公司无法向您提交样书或样章的情况,否则无论最终是否与您达成中文版权的交易合作,该费用概不退还。
已售版权
推荐人
蒋亚妮|作家
少女心推荐
宋尚纬|作家
马 欣|影评/作家
张亦绚|小说家
潘柏霖|人类
简莉颖|剧作家
版权推荐
★回归教学现场的犀利观察,细致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学习困局、师生互动与同侪关系。
★世代怎么复制?亲子如何相杀?十年后的现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8/25上市,强势登上博客来、Readmoo等通路排行榜!上市首日即再刷!
编辑推荐语:
我以为我活下来了。但我并没有。
「十七岁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杀,妳没有做到,妳的学生做到了……。」每个人都曾经或即将经历十七岁,故事从一个17岁少女的坠楼开始,一个悲剧串出一个又一个关于校园的、家庭的、青春的……各种压抑的无声呐喊。看着一个个出场角色,仿佛也看见了人生跑马灯飞转,曾经活过的每一天、每个人生阶段,你可能都曾与这些角色擦身而过,甚至,曾经就是这些角色的一部份。无论现在的你是个怎样的大人,或许都该把这个故事看到最后,看幸存的、逝去的少女们没有抵达的,究竟是什么地方?
内容简介
「十七岁的我非常想死,这是我唯一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法。」
「为什么?妳就这样丧失了活下去的欲望?」
「唯有这样,我才再也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活成某种模样。」
吴依光从未预期自己能活过十七岁,也从没有想过现在会成为一位老师,更无法料到在放学钟响的三十八分钟后,她的学生会自顶楼一跃而下。待她赶赴现场,已不见女孩的身影,但围观的家长群众、地上的大片血迹,与远方渐弱的救护车鸣笛,让吴依光相信──一场对她无形而严厉的审判,已然展开。
少女之死,让这所校史百年的资优女校陷入焦虑,平日精于作答的女孩们,却无法回应一连串的死亡问句:她发生什么事?她成绩怎么样?她心理状态如何?是什么样不值一活的日子,以至她决定纵身一跃、终止十七年的人生?师生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答案,或是消弭疑虑,或是应付媒体,又或是划清权责好安慰自己──她的死,和我没有关系。
做为导师,吴依光试图厘清少女轻生的原因,为人们,也为她自己,找出一个答案,合理、肯定,以安人心。她在少女寻常的生活中发现端倪,但也在一次次的探询之中,反覆挖掘到自身的困境:与丈夫徒具形式的婚姻、对她一生无所不控的母亲,以及当年早该毁掉的自己。
那个自己回应她:「十七岁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杀,妳没有做到,妳的学生做到了……。」
「抱歉。我以为我活下来了。但我并没有。」
作者介绍
居于台中。喜欢鹦鹉。魂系游戏玩家。
著有《致命登入》、《我们没有秘密》、《上流儿童》、《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回归教学现场的犀利观察,细致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学习困局、师生互动与同侪关系。
★世代怎么复制?亲子如何相杀?十年后的现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8/25上市,强势登上博客来、Readmoo等通路排行榜!上市首日即再刷!
编辑推荐语:
我以为我活下来了。但我并没有。
「十七岁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杀,妳没有做到,妳的学生做到了……。」每个人都曾经或即将经历十七岁,故事从一个17岁少女的坠楼开始,一个悲剧串出一个又一个关于校园的、家庭的、青春的……各种压抑的无声呐喊。看着一个个出场角色...